推广 热搜: 教育  家庭  学习  教育资讯  幼教  家庭教育  初中  高中  小学  家庭教育帮 

“双减”落地后,爸爸妈妈必须要了解的8件事!建议珍藏

   日期:2025-05-24     来源:www.gglwl.com    浏览:516    
文章简介:“双减”落地以来,身边的讨论一直不断。有父母高兴地说:“孩子终于有更多时间玩耍了。

“双减”落地以来,身边的讨论一直不断。有父母高兴地说:“孩子终于有更多时间玩耍了。”

但更多爸爸妈妈担忧:“不需要补课了,作业也少了,多出来的时间难道瞎玩吗?”

我理解这种忧虑。孩子从每个学科培训中减轻负担出来,确实需要爸爸妈妈来补上。孩子的成长路上,从来必不可少爸爸妈妈的奋力托举。

不过,大家更需要了解的是:双减,不是让孩子不学了。双减,是减去无用功,让大家的孩子愈加自律、自主、高效地去学。

想要孩子在“双减”后崭露头角,爸爸妈妈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——

01

别随意扣帽子

有位母亲,一直为儿子“不自律”发愁。看到儿子作业没做完,还想着出去玩,她就忍不了。

“都读小学三年级了,还要大家盯着吗?”

“其他人家孩子都那样听话,他如何就不成器?!”

根据这个母亲的逻辑,到了小学三年级,孩子就该自动变“成熟”;不自律,就说明孩子不可以。

完全错了。

说9岁的孩子“不自律”太早了些。从进步心理学角度,孩子10岁前,都是右脑性智商——思维方法是具象、感性、且发散的,最不善于理性思维。

孩子智商越高,能量就越大,也就越无法忍受长期安静坐着念书,在老师和父母看着,就是更闹腾、更麻烦。

这是孩子大脑进步决定的。不是孩子故意不学好,更不代表他将来都这样。

中学生也是一样,爸爸妈妈能做的,就是适合引导、耐心等待,同时做好榜样。

由于自律不是教会的,是孩子模仿会的。

爸爸妈妈平时里饮食有节,作息规律,情绪平稳可控,孩子慢慢就能跟着掌握自律、自控。

正所谓: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爸爸妈妈应该做Leader,而不是Boss。

02

别妖魔化念书这件事

大人还有一个常见问题,就是把念书、写作业妖魔化,让孩子想到念书就难受。

譬如,这个不会抄50遍;那个错了罚100遍。动辄耳提面命告诫孩子:你需要要会吃苦!

总如此做,非常要命。

孩子打心底里会觉得,念书非常难,想到念书、写作业心里就犯怵。

不少孩子就是如此,日渐变得逃避,每次在学校里遇见一点挑战,都可能下意识舍弃。倘若你对辅导孩子心中没底,那样至少别拖孩子后腿。

譬如,想教育孩子,要在孩子没在念书的时候;念书、写作业时,就别干扰他。孩子做得好,便积极认同;做错了,不带攻击性地给建议;不了解如何说,维持沉默都可以。

大家可以去看看,那些真的的学霸都非常享受念书。越是学起来高兴,有收获感,越想主动学。

这是个良性循环。

大家也可以通过上述办法,努力为孩子打造这个良性循环。

03

尽可能确保家庭安宁

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,无孔不入且深刻。

临床心理学发现,小时候听过太多指责、难听话的人,更可能出现耳鸣的状况。

 至于家庭教育中,若一个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过于吵闹、不断争执的家庭里,或者随时都可能遭遇批评指责,那这个孩子的听力就可能出现肯定的问题。

表目前念书上,他的听课能力可能就不那样敏锐。

我就见过不少爸爸妈妈打架、争执的孩子,他听其他人说话时,比较容易出现听不完全、耐性差、不在状况的状况。

其实,这是孩子潜意识里本能地在自我保护。

想想挺心酸。

老话说得好:“家净人安,福气自来。”

大家的家庭环境,时刻影响着孩子的生命状况。家庭成员彼此和和气气,不急不慢说话,如此温馨的家庭环境,定能养出头脑清醒、积极乐观的孩子。

假如说前面3点,都是别给孩子“拖后腿”,那样下面这几个方面,就是爸爸妈妈怎么样做,才能为孩子“加分”——

04

多储备“啊!太有意思了”的体验

不少爸爸妈妈会遇见这样的情况:

孩子的成绩一直上不去,

而你如何为孩子好,孩子都不领情。

就此交流困境,记者问心理学家河合隼雄:

“孩子青春期之前,大家应该事先做些什么?”

河合隼雄答:储蓄“啊,太有意思了”的体验。

电影《差生》中的男主爸爸妈妈,深谙其中门道。男主一度玩游戏上瘾,成绩全校垫底。爸爸妈妈没吼骂孩子,而是选择了陪孩子做些好玩的事。

譬如,去知道孩子喜欢什么,在关注什么,跟孩子打造一同话题;带他外出旅游,一块做各种新鲜有趣的亲子活动。跟他谈天、谈地、谈情感、谈生活,就是不谈念书。

微妙的变化发生了。

由于关系好了,爸爸妈妈的话和建议,孩子也日渐想听了。学校里念书也愈加主动。最后,电影里的男主超水平的发挥,考起名字牌大学,并入职名企。

这不是什么鸡汤故事,而是改编自真实案例。所以,平时肯定记得多伴随、不缺席。

“啊!太有意思了”的体验,可谓价值连城,千金难买。

05

信赖孩子

日常下面这种观念非常常见:“有的人就是愈加合适念书;有的人天生就是没念书的脑子。”

曾有父母当自己女儿的面说:“女生就是没学数学的天分。”

真这样吗?

Ted一场演讲专门做了辟谣。研究了不同人群学数学的表现后,脑科学家发现,学习力跟性别无关。

假如你相信自己有无限的潜力,你就会在数学甚至整个生活中获得更高的成绩。

说白了,去告诉孩子,“你可以做到”;多信赖孩子,那样孩子做到的几率,远比那些遇见难点就告诉自己“我不可以”的人,高得多。

简单说,信赖孩子,是有魔力的。

千万句指责,都不如爸爸妈妈的一句:没关系,我相信你。无论如何,我都爱你。

06

发现长处

教育学专家詹志禹,说过这么一个真实故事:

10岁男生成绩非常差,人际关系也紧张,唯一喜欢的就是养宠物,家养有猫、狗、蜥蜴等。

新来的班主任知道过后,特意委托男生,照顾班里用来上自然课的小兔子、小鱼。

老师还在班上宣布:只有最懂宠物、最擅长照顾宠物的人,才能照顾这类小动物。

其他同学都要听男生的安排。

这名男孩果然没让老师失望。他把小动物照顾得非常不错,其他同学也都开始佩服起他来。

最神奇的是,从此将来,他在班里愈发如鱼得水,不只人际关系改良了,成绩也变好了。

后来,这名男孩成为了一名生物学家。这就是发现孩子长处的魔力。

一个长处,只不过一个起点,是一根杠杆的支点,宛若钥匙,能帮孩子打开生活的无限可能。

07

鼓励“重复”

大家也需要承认,孩子们的智商确实会有差距。有些孩子学起东西来,速度就是更快,有些就相对较慢。但不代表这个差距是没办法弥补的。

《考试脑科学: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》一书明确指出:

无论学常识,还是学技能,就是个重复的过程。

天分好的孩子学一遍就记住了;

普通孩子学两遍、学三遍,总能记得住。

别以为让孩子“重复”非常难。

非常早的时候,孩子就是通过这种有趣的重复,去消化各种常识和技能的。譬如,一个玩具可以重复玩半天,一本绘本可以重复听不少遍。

当孩子叫你反复读一本书时,别嫌烦。你的耐心伴随,会帮孩子更好地适应“重复”,等他长大了,更能在念书、写作业时,懂坚持,坐得住。

08

必须要给孩子自主权

《自驱型成长》一书中如此写:

“自主权,跟大家的幸福感息息有关。”

长期丧失自主权和控制感,一个人非常难感到幸福,更容易陷入迷茫,堕入抑郁。

朋友家的女儿,出了名的听话,高考考试还考上了一所985名校。大二时却忽然抑郁,退学回家了。女生说:“上学没意思,不了解能做什么。”

不少爸爸妈妈以为,我给孩子安排得好好的啊,孩子的生活如何还会出差错?

却不知,爸爸妈妈做的越多,孩子的力量就越弱。就像是在生活最重要的阶段,你把孩子的翅膀剪了,等孩子真的开始飞了,却发现自己飞不起来了。

所以,爸爸妈妈要掌握放权:凡是涉及到孩子的事,最好都能和孩子商量着来。一句“这事你来定”,对孩子是最难能可贵的滋养。

09

我所尊敬的一位心理学老师说:“尽人事、听天命”,是为人爸爸妈妈最该有些觉悟。

由于不管大家把多少生命献给子女,大家都不可以完全控制结局。

孩子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,还取决于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,还取决于家庭以外的世界……

别指望孩子真的像白纸,可以随便涂抹;或者像橡皮泥,可以随便塑造。

爸爸妈妈能干什么?无非是对生命多些敬畏心;认清现实,并接纳现实。

如作家刘瑜所说,好的教育,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培养苍天大树,而是要把一棵小草培培养一棵美好的小草,一棵健康的小草。沿着孩子的这种独特质,帮他找到此生所爱。

与所有爸爸妈妈共勉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